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玲:
梨园玫瑰绽放天涯
杨玲的表演获好评。
  本报记者 黄珍 文/图

  没有经过琼剧专业训练,不是科班出身,杨玲却凭借着对琼剧的痴爱,苦练唱腔和表演,自学成材,其主演的《昭阳宫苑》、《三郎争婚》和《喜团圆》等大型古装琼剧,在三亚海棠区、崖州区等多个村庄演出,得到不少观众的赞誉和认可。

  “书房门前梅花开,今日送弟把家归,不知何时再相会,从此使我看路依门……”在海棠湾农民琼剧活动中心排练场地,伴着悠扬的琼乐,43岁“旦”角杨玲正惟妙惟肖地表演梁祝《十八相送》中的一段经典唱腔。

  琼剧繁盛

  成一代人美好回忆

  在海棠区林旺中学附近,杨玲和丈夫潘垂芳经营着一家茶店,浓密的林荫下,三五友人相聚品茗谈天,惬意而悠闲。除了打理茶店的生意外,杨玲有着自己独特的“副业”——吊嗓子、练唱腔、走圆台……丈夫潘垂芳也没闲着,他是杨玲的忠实“粉丝”,妻子练习时,他总是在一旁聆听,心里默默跟唱……

  上世纪60年代,海棠区20多个自然村里,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琼剧团,且均以各村的名字来命名,当地琼剧繁盛可想而知。杨玲的母亲黄孙荣曾是“三灶村文艺队”队长,多次组织村民排练琼剧,担任主角为村民演出。母亲结婚后极少登台,但喜欢听、唱琼剧的习惯一直延续下来。所以,从摇篮开始,杨玲便听母亲哼唱着琼剧,也与琼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有记忆开始,各村但凡有琼剧演出,铁杆戏迷的母亲总是场场不落,杨玲最喜欢粘着母亲去看戏。“有时演出的村子太远,晚上赶不回来,我们就住在临近的亲戚家里。当时演出剧目有《张文秀》、《刁蛮公主》和《红叶题诗》等,演出时戏台前几乎围得水泄不通”,杨玲至今怀念琼剧当时的繁盛,每次看完村里的演出后,她回家总会披着枕巾,模仿里面的角色哼唱起来。

  “有时我们去得早,演出还没开始呢,我就和小伙伴们钻到舞台后面,看演员们化妆、换戏服,亲眼见他们一番装扮后出落成宫廷王妃或翩翩公侯,心里非常羡慕和激动,几乎是带着一种崇拜的心情,”杨玲说,儿时看琼剧,留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伤感情绪,尤其看到人物遭遇不幸的时候,她也会跟着剧情而难过,甚至有时听到伤感的曲子,她也会偷偷抹眼泪……总有些记忆让人牵肠挂肚,对杨玲而言,琼剧无疑是儿时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念初中时,家里新添置一台录音机,杨玲省下零花钱买来琼剧磁带,她常常“抱着”录音机听戏,发现某一句唱得好,就快进、快退地反复听,这期间她模仿不少琼剧名家的唱腔,如陈育民、陈素珍和黄庆萍等。也许是自小琼剧文化的浸润,杨玲不仅遗传母亲俏丽的容颜,还有一口好嗓音,10多岁时,她已能毫不羞涩地在众人前,伴着二胡乐器演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寒梅芳沁》、《张文秀》等琼剧名段。

  在“农村公社”年代,唱琼剧也被计入工分,因此村里演出琼剧的氛围很浓,而随着时代发展,农村分田到户政策实行,不少村子的琼剧团难以为继,虽然有少数保留下来,但每年登台演出的次数屈指可数;再加上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琼剧渐渐被边缘化。即便如此,琼剧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杨玲说,虽然琼剧的演出少了,但琼剧已成为融进他们那一代人血液的东西,她把琼剧带入生活中,田间地头一边劳动一边哼唱琼剧。

  邂逅琼剧

  半路出家入艺海

  在时代大潮中,杨玲并没有走上专业学习琼剧的道路,在三亚担任幼师数年后,1998年辞职回家乡做起服装生意,铺面就在原林旺镇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朋友处听说附近的江林琼剧团在镇上演出排练,她也因此邂逅了一群和她同龄的琼剧爱好者。

  “当时,琼剧团条件很艰苦,道具和服装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有的木质道具已经腐烂,不少戏服都是破破烂烂的,但村里老琼剧演员们兴致很高,不顾年迈到场指点年轻演员排练,”杨玲说,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她钦佩、感动,她也慢慢与剧团的不少演员们成为好朋友。在个过程中,她认识了同样痴迷琼剧的村民潘垂芳,因为共同爱好,他们也很自然走到一起。

  那几年,虽然条件艰苦,但江林村琼剧团仍保持着每年两三场的免费演出,让一时冷冷清清的林旺戏台回归大众视野。随着海棠区开发进度加快,琼剧的发展环境更加良好,2008年,江林村琼剧团从海口聘请黎其育、刘家富两位老师担任指导。

  当时,经常去看排练的杨玲引起了两位指导老师的注意,原来长期以来,海南观众看戏的习惯是“生角”要帅、“旦角”要靓,杨玲样貌出众、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适合旦角,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姑娘唱腔、表演如何,有心要考考她,而杨玲一开口,声音嘹亮高亢,乐感极好,“这个姑娘有琼剧底子,是个好苗子,可以好好培养。”两位老师看完表演后,对她赞不绝口。而这一认可,同时点燃了杨玲心中演出琼剧的想法。

  2010年10月份,杨玲作为剧团重点培养对象,参加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琼剧培训班,学习琼剧舞台基本功和唱腔。2011年,杨玲正式加入琼剧团。那一年,琼剧团换届选举,潘垂芳因为人脉广泛、出色的组织能力被推荐为新任团长,同年江林村琼剧团更名为海棠湾琼剧活动中心,注册成立。

  2012年,恰逢该剧团成立50周年,剧团成员商量后决定在林旺中学唱出大戏《寒梅芳沁》,由杨玲出演第一场的旦角,那是她第一次登台演出。

  苦练琼剧

  登台演出获认可

  杨玲虽然自身条件优越,但由于进剧团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琼剧表演训练,尤其是声腔训练,所以最初,舞台演出中她只能担任“二线”演员,而在幕后她并未止步,一直苦练琼剧唱腔。

  为了克服唱腔的短板,她每天都早起练声,从未间断,平时一有空闲就反复听琼剧名家唱段,“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最辛苦的,嗓子红肿是常有的,严重时甚至说不出话,需要打点滴才能缓解,”杨玲说,唱腔里最难学的是如何巧妙转换真假音,为此她数次前往海口琼剧学校求教,然后按照要领练习如何练声、如何学习丹田发声,让声音更有力、洪亮,持续时间更久。

  此外,她还反复听琼剧名家唱段的光盘,而且细心观察名角的表演,一颦一笑,连抬手踢腿的动作也不刚过。有时发现某一句唱得很好,或者某个动作特有味道,她就反复看,将眼神和动作一一记牢。由于谦虚好学,她的进步很快,不到两年,就崭露头角,当上旦角出演整部琼剧。杨玲说,表演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夏天气候热,戏服又不透风,整个人都难受,有时下乡演出蚊虫多,咬着人难受,但能将剧中人物的情感表演出来,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因为痴迷琼剧,经常练声、登台演出,哮喘病这些年都没有发作。”平时,她为了保护嗓子,演出前不喝冰水、也不吃油炸物。2014年,琼剧名家黄庆萍、陈振安被邀到海棠湾农民琼剧活动中心指导琼剧基本功,杨玲和琼剧团的演员们第一次有机会亲自观看老师的表演,现场学他的唱法、表情和动作等,受益匪浅。

  近年来,在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海棠湾农民琼剧活动中心从舞台表演、音乐唱腔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全方位“换装”,也大大增强了舞台艺术效果和欣赏性,给琼剧爱好者带来如痴如醉的视听享受,在海棠区这个剧团几乎家喻户晓。

  2015年中秋、国庆期间,海棠湾农民琼剧活动中心在海棠区江林村、风塘村等7个村庄陆续演出11场大型古装琼剧,包括《兄弟情》、《喜团圆》、《三江考才》、《昭阳宫苑》和《三郎征婚》等经典剧目,均由杨玲担任旦角,一路唱下来,杨玲已经驾轻就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誉。杨玲说,接下来,她会将琼剧一直唱下去,尽量呈现琼剧最美好的一面,给观众带来快乐。同时,她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海南琼剧文化中来,传承本土文化。

  相关链接

  琼 剧

  琼剧,又称海南戏,是海南代表性地方戏曲剧种,从产生、发展至今已存在300多年,它扎根民间、富有活力,深受人民的热爱,是众多戏曲艺术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奇葩。2008年,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琼剧是一个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戏曲剧种,其剧种特色首先表现在唱腔音乐方面。早期的琼剧唱腔结构属曲牌连缀体,声腔既有昆曲的成分,也有滚唱和帮腔;句式既有长短句,也有上下旬对称的方式;一段唱腔既有以集曲形式组成,也有些是来自民间歌本、乐曲的杂调。后来由于梆簧声腔的传人和影响,逐渐衍变为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并且不断吸收海南的民歌小调和“歌舞八音”等乐曲,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琼剧唱腔,大致可分为中板、程途、苦叹、腔类和专用腔5类39种。

  琼剧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发展历史悠久,也是海南当地本土文化象征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城事乡情
   第04版:纵横天下
   第05版:旅游度假
   第06版:旅游资讯
   第07版:酒店综合
   第08版:旅居生活
   第09版:食全食美
   第10版:乐活一族
   第11版:行购指南
   第12版:专题
梨园玫瑰绽放天涯
161斤“鱼王”被煮火锅
花费30万历时4个月 农村小伙自费造飞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