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年度三亚市最美退役军人王时敏:
转变的是角色 不变的是担当
王时敏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杨钊 张贺 实习生 吴昊桐  

  眉眼清秀、身着军装,每次看着照片里19岁的自己,今年86岁的王时敏的思绪都会被带回到六十多年前,他还是一名新兵的时候。

  1956年,王时敏响应号召从四川老家入伍参军,跟随部队去了朝鲜。在此期间他和战友们每天刻苦练习擒拿、射击,因为作风利落又肯吃苦,还是新兵的他屡获表扬。“我的枪法比较厉害,新兵训练一个月就比赛,我‘打’出了优秀。”

  1958年,顺利完成任务的王时敏回到祖国。复员转业后他成为当地被服厂的一名工人,而在这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和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周总理号召要来开发海南、建设海南,我们就来海南了。”

  就这样,王时敏和不少曾经的战友一路南下来到三亚,被分配到南田农场。由于军事素质过硬,王时敏被安排在武装连带训民兵,还做了几年仓库管理员。1969年,农场改制为生产建设兵团,他被任命为武装连连长,因为带队能力突出,后来又担任生产队队长。

  从战士到工人、从北疆到南海,几十年来王时敏的身份一直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对军人使命的坚守。在像他一样的“垦一代”们的奋斗下,南田这片土地在几十年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胶林年产量最高达到3000吨,一举成为当时海南垦区年产干胶最多的农场。在此期间,王时敏和爱人也将四个子女抚养长大。

  王时敏满足地说:“现在生活很好,建起了楼房。南田变化也很大,规划不错,建设搞得很好。”

  王时敏的儿子王贻斌说:“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我现在常和儿子说,你不先苦,哪有后甜。”

  先苦才能后甜,这句话是耄耋之年的王时敏最好的写照。如今,在南田居还生活着20多名和王时敏一样的老兵,他们奋斗的青春已经成为南田的故事,他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田人奋勇拼搏。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
   第04版:三亚·时政
   第05版:三亚·综合
   第06版:中国新闻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文体新闻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
首届三亚文物艺术品产业设计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研究员陈冠铭荣获全国“三农”金桥奖一等奖
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三亚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
书记讲给书记听
在实践中谋发展 努力建设美好社区
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一)
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二)
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三)
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四)
转变的是角色 不变的是担当
三亚“鹿城新锋”最美新业态劳动者评选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