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阳光“产电”又“结果”
光伏发电赋能乡村振兴
蓝天白云下,俯瞰大唐三亚红星光伏发电站,阳光洒在一排排光伏板上,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为三亚注入“活力动能”。
农户在光伏板下进行土壤管理。
工作人员查看光伏板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刘琪成 摄

  本报记者 张慧膑 通讯员 张秋

  “自从有了这个光伏项目,收入也稳定了……”7月11日,走进崖州区南滨居大唐三亚红星光伏发电站,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山坡上,在阳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光伏板下,南滨居东岭小组的刘大哥正在进行整地理墒,种植油麦菜、上海青等矮棵经济作物。该项目采取“光伏板+农作物”套种的模式为崖州区乡村振兴赋能,也成了附近村民增收的稳定途径。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产业互补模式,得益于项目的建设,让阳光既“产电”又“结果”,点亮企业发展之路,也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该项目属于光伏复合项目,以“经济高效、土地集约、生态和谐”为主要特点,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剩余空间资源发展农业种植,在光伏板之间种植地瓜叶和多品种蔬菜,一地二用,将太阳能光伏与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做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循环发展。

  大唐(海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傅燮彪介绍,在光伏板之间种植地瓜叶和多品种蔬菜,目前已经完成300亩种植,后续将再继续扩大300亩种植,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一天稳定收入有两三百元,一个月也有五六千元。”说起光伏项目,在此务工的南滨居农户李菲直言“稳定”。以前,她在酒店务工,一个月也就3000多元,离家远不说收入也不高,现在出门“上班”骑个电动车不到十分钟,照顾家庭也方便多了。目前,该项目已带动周边100多名农户实现就业。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三亚·时政
   第03版:三亚·综合
   第04版:三亚·视觉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中国新闻
   第07版:中国新闻
   第08版:中国·国际
三亚海关与台风“赛跑”紧急救助及时保障货物在海上过驳运走
“党建+”工程赋能乡村治理
推进文明诚信经营 打造游客体验新窗口
光伏发电赋能乡村振兴
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