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三亚市“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办公室,会同三亚日报社全媒体走基层活动第二站走进吉阳区,深入了解吉阳区把专题活动和中心工作融合推动的做法经验,现场走访了罗蓬村如何开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如何进行农旅融合,月川棚改进展等工作,探寻吉阳区开展“党建+”新路径。
8月,是花开正艳、群蕊吐芳的好时节;8月,是辛勤劳作的耕耘者收获丰硕果实的好时光;8月,三亚开展“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一个多月,吉阳区以干在前列,落在实处,谋在新处的姿态奋力划楫,巧创新,破难点,开启“党建+”新模式,用党建这根“针”串起工作千条线,用创新亮色绘就活力吉阳,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巧创新:
基层党建向“引领”转型
8月22日,经过暴雨洗刷后的罗蓬村,犹如镶嵌在美丽吉阳的一颗绿宝石,争艳竞俏,一吐芬芳。青山绿水间掩映的都是吉阳区党员干部们的一片赤诚之心。
扶贫攻坚,如何真正挖掉穷根子?
自三亚动员部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以来,吉阳区把开展专题活动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摸准努力方向,着力在创新上苦下功夫。
巧创新体现在开启“党建+”新模式。
2018年7月,随着全市专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吉阳区率先在罗蓬村实行基层党建网格化,党员户进行挂牌亮身份,从源头上增强基层党员内生动力,每一位基层党员成为力促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以前,村里有多少党员、做了什么事,大家不清楚,也不关心。自专题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家庭挂上牌后,既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也方便群众监督党员的一言一行。”吉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谢发勇说。
20多年没有过问村务管理方面的老党员王庆忠,在专题活动中再次挑起重担,以主人翁的姿态当好村里的守护人。他包点的3户家庭前庭后院保持整洁,每天至少去包点户家里看一次。
罗蓬村党员户李文全告诉三亚日报记者,以前穷,想帮扶贫困户但没底气,去年一年收入20多万元,现在生活好了,担任党建网格员的职务后,他带领3户包点户加入了合作社。
五级网格员用真心真情真意架起了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
“党员帮助了我,我也要像党员一样帮助别人!”今年42岁的王明荣拿出赚得的第一桶金3万元开设了小卖部,还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专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举不胜举。
“区委——驻点机关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党小组——党员”基层网格化编织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吉阳区委书记陈跃说,在基层党建网格的这张大网里,每名党员都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守土有责、精耕细作,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有序化、精细化和本土化。
立新规:
移风易俗树新风
专题活动开展后,吉阳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第一时间在全区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巾帼文明卫生户”等活动,一批扶弱帮贫、孝敬老人、自力更生的先进村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其他村民下决心改变陋习,勇当先锋,做好表率。
2018年7月底,罗蓬村村民自觉将移风易俗、“创文巩卫”、美丽乡村建设等纳入村规民约,有了村规民约,言行举止是否文明,拿村规民约这把“尺子”一衡量,就一目了然。
刚刚脱贫的罗蓬村民王月清的母亲病逝。如果遵从村里的老习俗,从做道场到出殡需要10多天,期间还要买两头猪和其他生活用品款待亲友,还需要宰杀一头牛用于祭祀。王月清移风易俗,选择节俭办事,把省下的钱物发展生产,一个下午时间,王月清的母亲便入土为安了。
巩固提升户兰德权得到了一些补偿款,刚开始打算办一场豪华些的婚礼,听了村里的劝告,婚礼办得很简省。
“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激发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罗蓬村党支部书记吉明豪说,从专题活动开始起,罗蓬村将每月1日和15日为罗蓬村环境卫生保洁日,每户至少出一名人员参加,对表现好的村小组和农户进行奖励,对表现差的进行通报批评。
村民的钱袋鼓了,脑袋也富起来,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求突破:
善用有解思维破棚改难题
“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要求当前特别要抓好总部企业落地、人才引进、社会文明大行动和“创文巩卫”、棚改旧改和“十镇百村”建设、“双十行动” 等重点工作的落实,吉阳区不待扬鞭自奋蹄,善用有解思维砥砺前行。
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承载着三亚新发展的希望。
三亚将位于主城核心区的迎宾路两侧确定为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启动区,凤凰海岸、月川、东岸、海罗四个片区为首期实施建设单元,其中,3个片区都在吉阳区。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走进月川棚改办,一幅又一幅月川棚改风貌对比图赫然映入眼帘,彰显着月川棚改倒排工期的决心和使命。
吉阳区城管局副局长钟金平告诉三亚日报记者,2018年7月拆除55栋房屋,建筑面积37950.5平方米。8月1日至8月20日,共拆除67栋,建筑面积42358.05平方米,拆除的建筑面积同比增长12%。
月川、临春、海罗和抱坡四个棚改办成立了26支棚改党员先锋队, 145名扎根一线的党员干部成为棚改开路先锋。为了为中央商务启动腾出空间,他们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
一个月光租金就有几万元, 月川社区一队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拆除自家的5间铺面,打开了迎宾路月川临街铺面拆迁的新局面。
吉阳区区长张华文说,吉阳区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的工作精神,铆足干劲,持续发力, 助力城市发展“舒筋活血”,助力中央商务区落地。
善谋事。唯有产业振兴才能让美丽乡村走得更远。将精准脱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无缝对接,可谓一次“创新”。将一个又一个散落的美丽乡村串联成一条旅游带,是吉阳区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发展空间的又一次“创举”。
陈跃说,建设美丽乡村要沉得下、看得远。吉阳区正在为全区的美丽乡村疏通路网,将中廖村、大茅村、罗蓬村、红花村、六盘、博后等美丽乡村串联成为“乡村旅游带”,目前,中廖—大茅“骑行绿道”,大茅村至中廖村“旅游大道”均已投入运营,六盘村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启动,不久的将来,亚龙湾片区组团(博后村、六盘村)和海榆中线组团(中廖村、大茅村)以及周边美丽乡村均可以实现人流、物流、财流高效联动。贫困村资源活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美丽乡村实现民富村美希望可期。
转作风:
从管理者向服务者有效转型
26名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在专题活动中每人联系30家左右“两新”组织,负责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探索建立夏日百货、津海建材市场、中信南航大厦、中铁置业广场、三亚阳光金融广场等5个商圈楼宇党支部,在全区商圈楼宇开展“党员示范商户”活动,教育引导党员经营户亮出身份、挂牌示范,依法诚信经营。
营商环境好,企业自然纷至沓来;营商环境差,企业会“后会无期”。吉阳区专门邀请几十位辖区内的企业家代表座谈,倾听心声,替企业分忧。让政企互动“零距离”,畅通人才服务渠道,已初步成为吉阳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常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实践中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的鼓舞和激励下,吉阳区正踩着鼓点,砥砺奋进,奋勇向前,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专题活动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