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近日,记者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果及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保亭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高位谋划部署营商环境一体四面工作举措。按照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保亭“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和保亭“三区三地”战略部署,坚持把利企便民作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据了解,保亭建立营商环境“一把手”责任制度,着重在政务服务、工程审批、土地规划要素保障、市场监管和税务改革等领域创新上发力,在思想上破除“官本位”思想,转变工作方式,让企业与群众“站C位”,全力当好“店小二”,倾心倾情倾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全省首家全域检察办案中心,有力推动检察职能在景区集中落地。截至目前,共化解矛盾纠纷56件,处理协调重大项目矛盾纠纷126件。加强调解平台建设,构建多元解纷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入调解队伍。截至目前,共有17家机构、6家单位、19名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办理诉前调解案件472件。
同时,依托“海南e登记”平台外资版模块,联合社保、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设立“一窗通办”,全面实现办理各类商事主体登记注册“一次不用跑”,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推进海政通推广应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推动数据共享提升基础服务;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大力实施政务服务“零跑动”“乡镇赋权”改革,“一业一证”覆盖11个行业,“一件事一次办”惠及90个主题事项,推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两证豁免清单,优化两证合并办理,实施行政审批“无感续证”,构建“1+9+N”政务服务便民体系,推行信用等级审批服务,开展“窗口前移、县(乡)镇联办、服务延伸”等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打造“首席”服务品牌,成立首席审批服务专员、首席金融服务专员、首席税务服务专员,助力经营主体在政务、融资、办税等方面提供最大便利化。
保亭还摸排了全县8大类157个历史遗留问题,制定解决问题实施方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常态化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推动欠款清偿,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通过“咖啡时间”政商对话平台、12345热线平台、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平台广泛收集政府历史承诺事项,组织研究兑现措施,对能兑现的事项加紧研究给予兑现,对不可兑现的当面协商解释清楚,争取更多理解,有效推动了12个长达8年的历史承诺兑现。
此外,保亭搭建“咖啡时间”政商对话平台,每周常态化开展政商面对面交流,现场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解决企业诉求问题。自2022年4月以来,累计开展活动79期,邀请企业396家次,收集诉求542个,通过现场解决和跟踪督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57个。
下一步,保亭将继续通过“咖啡时间”——政商对话加速跑活动,解决企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给予更多投资便利服务,在企业开办项目及许可审批办理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将服务理念贯彻项目全流程,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