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我的运动,正科幻起来
——前沿科技激发体育产业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王浩明 赵紫羽

  在线AI围棋平台的赛事直播中,实时显示棋盘上每个位置落子的胜率;在体感设备的辅助下,两个人可以隔空“肉搏”;跑完一场马拉松,你的个人精彩集锦可以马上下载分享到朋友圈……

  你我的运动,正变得越来越“科幻”起来。而这背后,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激发出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动能。

  AI旋风席卷赛事内外

  2017年,当柯洁代表人类与“阿尔法狗”激战三盘全部败北之时,除了他自己,面对人工智能,大部分人还只是一个旁观者。六年之后,AI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在体育领域,AI已重塑了围棋、国际象棋、象棋等智力运动;足篮球、网球、田径、乒羽等项目的高水平大赛和训练中,大数据分析、辅助裁判系统、陪练机器人等高科技元素也无处不在。在不久前的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首个数字火炬手、场馆内外的智能化基建、绿茵场上的机械狗、智能仿生手等“黑科技”更是令世界惊艳。

  目前,AI改变了围棋、国际象棋等运动的竞赛、训练乃至观赛,在赛事直播平台上,可以实时显示每一处落子的获胜概率,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看得出门道。

  “AI刚出现时,很多人都担心智力运动会不会失去魅力,但现在看来,AI让各个项目的爱好者都成倍增长,就像为项目发展插上了翅膀。”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席叶江川说,目前国际象棋正在计划借助AI搭建各类平台,比如会员制系统、等级分系统等。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支撑不少产业迭代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体育产业也不例外,AI已经成为了赛事电视转播、消费者洞察、运动表现分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内核。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更是成为了体育内容生产领域的一匹黑马。

  刚刚结束的广州马拉松赛,选手在完成冲线后不久,视频集锦的链接就推送到手机上,跑友可以马上下载分享到朋友圈,接受好友的点赞。

  智慧体育重塑运动体验

  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上,一款格斗机器人吸引了人们驻足。

  玩家只需要戴上轻便的传感设备,就可以用体感操控机器人进行近身肉搏,机器人的动作与人的动作高度一致,一会儿工夫,操作者满头大汗。

  同样是在高交会上,一款AR智能泳镜让不少人感到新奇,戴上它游泳,就可以显示速度、距离等运动数据信息。

  近年来,包括智能健身设备和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硬件正在成为体育产业的新增长极。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到,大力发展智能体育装备,提升科学健身智慧化水平。VR、AR等技术正在重塑和提升人们的运动体验,有望开创体育产业的一片新蓝海。

  数据分析打造“云端私教”

  在深圳和广州的不少公园里,户外智能健身房成为了市民们排队锻炼的热门场所。扫描二维码后进行运动,身高、体重、体脂率、运动时的心率、消耗的能量等信息就实时显示在手机上,并可以与历史数据分析比对。

  开发此款智能健身房的深圳市好家庭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佳华表示,智能健身房是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动健康数智基础设施”,依托健康体测与运动数据动态跟进,打造“测试-训练-测试-提高”的科学训练闭环,让运动健身对健康的改善效果直接可见,“相当于云端的私人教练,提供个性化的私人定制”。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霍波表示,数据研究可揭示人体运动规律,评估运动表现,形成科学运动的方案,来提升运动表现,实现科学运动和主动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瑞林建议,加快建设全民健身信息平台,打通各级系统的数据交换通道,从体育治理和公共服务两个维度,探索大数据在全民健身全场景、全领域、全流程的应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主任李业武表示,全民健身数字化是数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力打造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

  (据新华社广州12月13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三亚·时政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三亚·综合
   第07版:中国新闻
   第08版:体育新闻
三亚代表队摘得5金1银1铜 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网”聚三亚 擦亮体旅新名片
曼联再负小组垫底 皇马绝杀全胜晋级
你我的运动,正科幻起来
三亚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
关于三亚凤凰机场片区FHJC-13地块规划修改的批前公示
通 知
遗 失 声 明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