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卓德雄
金鸡岭路社区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点多面广,人口众多。社区前身是金鸡岭农场,1997年10月正式更名为金鸡岭路社区居委会。由于种种原因,2007年之前就积淀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各种矛盾交织叠加,不仅负债累累,连办公场地都没有;而且周边的土地纠纷众多,影响了社区的稳定和谐,也制约了社区的经济发展。经常有群众上访,被人称为“上访社区”。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如何扭转这一复杂的局面成为一个迫切的重大问题,我主要从三件事着手:
【第一件事】
直面社区“遗留问题”,激活治理“动力源”
2007年上任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老书记、老党员,收集梳理原农场的基本情况、矛盾源头。与此同时,我发现社区党建存在突出问题:部分党员的思想软弱涣散,觉悟低于一般群众;在开展组织活动时,经常缺席、不交党费,甚至有些党员在党组织决定的事项上发出不和谐声音,造成负面影响。
我面对这些棘手问题时不退缩,不逃避,而是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把重重压力转化成不竭动力,一方面组织凝聚团结班子,想方设法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一方面多方协调化解矛盾,千方百计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第二件事】
整合社区资源优势,提升基层服务质效
上任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一个‘上访社区’打造成文明社区”,我认为,社区要变好变美就要有坚强的党组织,就要有一批为人民服务的党员。
首先,我从党建抓起,从教育党员做起,推行党员“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活动,实施“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的“四百工程”。要求社区每名“两委”班子成员联系6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40户群众。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将爱学习、常学习、勤学习作为考察年轻同志入党的先决条件之一。尤其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干事创业的热情。例如,针对金鸡岭花园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停水已经20天的问题,积极联合多部门,多次入户调解,经多方共同协商,最终小区开发商、业主同意缴纳水费,目前已恢复供水。
其次,充分挖掘辖区资源,调动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我们本着“能者为师”的理念,建立了一支由126人组成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书记讲堂、道德讲堂、法律维权讲座、健康讲座、安全生产、防范电信诈骗、文艺汇演、读书交流会、体育比赛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家风民风得到转变,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党群服务。例如,针对本地居民与外地租户产生的租房纠纷,我们从“师资库”中调取邀请法官律师开展法律讲座,重点讲解民法典、合同订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知识,实现了前端化解社区矛盾。
第三,打造一个服务老百姓的阵地,既能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又能拓宽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的渠道。为此,我积极争取,克服困难,经过多年努力,建成了金鸡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街心公园党群服务站,其中,“红心书吧”是三亚市第一家夜间开放的公益性图书站。设立“大榕树下”议事平台,打破闭门开会的形式,把议事室搬到了户外广场,采取“聊天对话”的方式,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由于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多,绝大部分人白天上班,多元化的诉求得不到很好的反映,为解决这个问题,社区创新开展夜间“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工作。例如,在我接待过程中有外卖员提出:在等派单的时候没有固定地方休息,有时半天都找不着厕所,希望社区能够安排一个休息场所;我接连几天到社区各个网格了解情况,发现外卖员将电动车随意停放、坐在电动车上休息等行为既影响交通秩序,又影响市容市貌,这为社区管理提出了一个新课题;经多方沟通申请和征求居民意见,我们在金鸡路大道旁和东一巷延伸段建立2处暖“新”驿站及配套公厕,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休息难、如厕难、充电难的问题。
同时,积极协调辖区商户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服务更加全面的“党建+”服务圈,陆续开展义诊、义剪、微心愿认领等服务活动43场。
【第三件事】
党群携手凝聚合力,绘制居民“幸福图景”
社区变美变好了,还要变富。我们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打造东一巷“美食一条街”,主动多次协调与周边村土地纠纷,摆证据、讲事实,最终成功收回位于海润路两块土地,并办理集体土地证投入使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年收入约85万元,力争明年突破百万元。
我们有了更多资金来投入社区各类公益设施建设,提高原住居民的待遇。例如,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社区道路升级改造、设立42个监控音柱等;逢年过节给原农场60岁以上老职工发放慰问金、购买养老保险;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农场奖励金6000元;为过世的农场职工家属发放一次性丧葬费9000元,不断提升原住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我们不断壮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合伙人”队伍。社区党委成立了金鸡岭路社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发动14名外卖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建立“党员网格长(员)+新就业群体”结对培养制度,让新就业群体了解、融入网格事务,定期开展党史学习和谈心谈话活动;在全市率先组建1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发动他们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发现公共环境、秩序、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反馈给社区,组织他们参与环境整治和燃气安全检查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七一”期间,社区党委还联合天涯区委组织部和区总工会举办“集中入会暨向党报到”活动,带动更多的新就业群体人员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当中。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社区党委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常深入群众,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倾听群众呼声,到群众遇到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领域,梳理出20名群众提出的28条意见建议,解决了11件群众关注的问题。以社区党建带动社区工、青、妇等团体共同创建工作,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防范电信诈骗、青少年公益课、“身边榜样说”先进典型宣讲进社区、“保护三亚河”“先锋小哥,向党报到”志愿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普及国家政策,提升了社区居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从以前三亚的“问题社区”到如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先进社区,金鸡岭路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距离市委、区委的工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社区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金鸡岭路社区一定会更加平安稳定、靓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