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坦:
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与南繁资源优势 促进中非农业合作共赢

  本报记者 张慧膑 郭志华 实习生 桂周琪

  11月14日,在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坦就《以高水平农业科技合作 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进行发言。就如何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和海南南繁资源等优势,促进中非农业合作,孙坦接受《三亚日报》记者采访,表达个人看法。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国际合作最为广泛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中国农科院始终以解决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为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中国农科院已与非洲23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孙坦表示,海南建设南繁硅谷的进程中,种业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汇聚农业科技人才和企业,在这一方热土,共同繁育出优质种子,为助力我国种业创新发展、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和减少饥饿作出贡献。

  孙坦认为,中国和非洲同样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同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依托小农户发展起来的,而非洲现在的主流模式也是依托小农户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可以将成功的技术经验推广到非洲,更好地助力非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非洲很大一部分地区是热带地区,而海南也地处热带地区,所以说在海南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种质创新,对促进中非农业合作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2019年10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孙坦说,中国农科院将依托国家南繁研究院建设国际教育学院,重点招收非洲留学生开展种业科技创新,留学生数量计划五年内再翻一番。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三亚·时政
   第04版:聚焦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中国·国际
   第08版:体育新闻
互利共赢 携手构建中非农业合作新格局
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与南繁资源优势 促进中非农业合作共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启动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
论坛之声
减贫谋发展 合作促共赢
镜头里的中非农业合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