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拥军)预防近视、普及游泳、配备AED自动除颤仪……近日,记者从海南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化学校健康教育改革,夯实学校卫生条件保障,着力构建高质量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据介绍,省委、省政府连续6年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加大条件保障投入力度。2018年以来,累计为162万人次中小学生定期开展眼疾病筛查,做到及时干预矫正;近3年来,累计投入1.1亿元,采购可升降课桌椅46.6万套,实现全省中小学可升降课桌椅全覆盖;2022年为全省中小学分区域配备418套视力监测设备,培训3257名校医等工作人员;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改造1万余间中学教室照明,推动实现全省中学教室全部达到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谋划推进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工作,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海南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方案》,并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事项。截至2022年底,共投入10亿余元建成322个学校游泳池,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面向四至九年级学生,除因身体原因等情况,要求“应学尽学、应会尽会”。
实施大中小学校AED自动除颤仪配备工程,省级财政拨出专款4600余万元,为全省近2400所中小学(含中职学校)购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同步部署高校购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推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实现设备安装全覆盖。
同时,指导各地各校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师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累计覆盖师生92.2万人。2022年省级财政安排1000余万元,面向全省中职学校、中学校医,以及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组织开展现场救护概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与意外伤害的应对等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充分结合。先后投入1.5亿元,建立5个规模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省级中小学生安全应急综合演练基地,综合运用实景模拟、虚拟现实等手段,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震安全等内容,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安全应急实践体验活动,近三年来累计系统培训中小学生30余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