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4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亚修订信用修复管理办法
失信主体满足3个条件可修复信用

  信用修复 需要满足

  一般失信信息自认定之日起满三个月,严重失信信息自认定之日起满六个月

  行政处理决定和司法裁判等明确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履行完毕,且社会负面影响基本消除

  法律、法规、规章对信用修复条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报讯(记者 刘佳)近日,《三亚市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管理办法》在2019年版基础上进行修订,明确信用修复的3个条件和8种不予以信用修复的情形。

  信用修复是指存在失信记录的法人和自然人在失信信息披露期内,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失信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等方式主动纠正违法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后,向失信认定单位提出信用修复申请,满足规定条件和程序,获准终止失信行为记录公示期限,重建良好信用的过程。

  《管理办法》包括总则、信用修复条件、信用修复程序、数据和资料管理、责任监督、附则六部分内容,适用范围涵盖三亚市行政区域内对信用修复的管理活动。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信用办)负责全市信用修复的综合协调工作,按照“谁认定、谁修复”的原则,失信认定单位负责本单位认定和报送的失信记录的信用修复工作。

  《管理办法》明确信用修复需要满足:一般失信信息自认定之日起满三个月,严重失信信息自认定之日起满六个月;行政处理决定和司法裁判等明确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履行完毕,且社会负面影响基本消除;法律、法规、规章对信用修复条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下列8种情形之一的,不得予以信用修复:未停止失信行为的;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的;失信主体接到信用提醒后无故不纠正相关失信行为或者无故不参加约谈、约谈事项不落实,经督促后仍未及时履行的;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认为存在不能实施信用修复的其他失信行为;特定严重失信行为的;最短公示期限未届满;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失信主体未主动参加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和提交信用报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相对人在处理信用修复过程中,未真实反映情况、造成修复失当的,该信用修复无效;以欺骗、伪造、变造等手段办理信用修复,一经查实,该信用修复将予以撤销。市发改委(市信用办)在3个工作日内恢复被修复的失信信息,同时将此列入行政相对人信用记录。

  市发改委(市信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发布后,将进一步鼓励失信法人和自然人完善自身信用,建立健全我市信用修复机制,规范全市法人和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失信记录的信用修复工作,完善我市信用修复机制,引导失信主体主动自新、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强化能力提升建设 深化拓展“查破促”
   第03版:坚定“四个自信” 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第04版:三亚·综合
   第05版:中国新闻
   第06版:中国·国际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体育新闻
习近平向第四届中古两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
扎实推动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凝聚奋进合力
种下新瓜菜 增收大门开
全力以赴抓项目 确保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市中医院标准化发热门诊楼启用
失信主体满足3个条件可修复信用
三亚三横路抱坡段预计6月功能性通车
东航坠毁客机的一部黑匣子找到了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