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英印 通讯员 廖茹奇)近日,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推出七项举措,为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打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方面,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惩治黑恶势力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揽工程、强买强卖、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采取“零容忍”态度,建立案件快立快审工作机制。
保护企业权益方面,高度重视房地产纠纷案件,妥善处理问题楼盘引发的一系列联动和传导效应,有效化解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化解协调机制,建立工作领导小组。谨慎处理可能造成被执行人经营困难的案件,并及时上报。
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与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共同商讨、解决行政执行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2020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指出相关部门在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共同商讨如何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水平和应诉质量,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创新涉外审判机制方面,加快推进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建设工作,在全省设立首家24小时法院和互联网审判庭,打造智慧法庭。同时,搭建多元解纷调解平台,首创国际志愿者参与诉讼服务工作模式,有效协提升诉讼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稳步推进破产工作中,依法服务保障国家调结构、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加强府院联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成功运用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程序,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加快不良企业资产“出清”。对照法律规定,结合日常监管和阶段考核,切实履行对管理人工作的监管责任。在破产案件中注重加强舆情应对和矛盾化解工作,有序推进了30余宗破产案件的审理工作。
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时,制定《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工作规范》等19个工作规范。组建速裁团队,设定智能分案规则,速裁团队以小部分人力去化解总数占比较大的简易案件,其它业务庭用大部分人力去审理占比较小的疑难案件,缩短结案周期,提高办案效率。现已完成繁简分流标准、速裁案件审限规则、要素式裁判文书模板等制定工作,正在探研中院层面的分调裁审应用模式。
在借力“智慧法院”成果,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执行效率中,依托“云间互联网法庭”平台等方式与当事人沟通,开展线上执行、听证等。利用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有力应对疫情带来的人员流动限制、人员接触限制、线下执行活动受限等特殊情况,有效提高线上企业财产处置效率和标的物拍卖成交率、溢价率,使企业财产处置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