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阳区探索“党建+扶贫”新机制,党员干部沉下身子一对一帮扶——
创新产业脱贫新路子带领群众奔富路
相关人员将合作社分红送到贫困户手中。杨洋 摄
  本报记者 杨洋

  核心提示

  吉阳区罗蓬三单村五旬单身汉陈定良,在纳入扶贫对象前靠种蔬菜维持生计。纳入扶贫对象后,罗蓬村通过“基层党组织+合作社模式”帮助陈定良加入养羊合作社,通过养羊脱贫,其个人年均收入达36500元,不仅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还有了对象,目前正酝酿着组建新家庭。陈定良是罗蓬村整村脱贫的一个典型。

  2016年,罗蓬村率先在全市摘掉“穷帽子”。罗蓬村贫困人口的人均年纯收入最低7066.74元,最高达到40832.64元,人均纯收入均超过7000元,远超省脱贫标准线的2965元。

  沉甸甸的成绩背后,凝聚着吉阳区的努力和智慧。吉阳区探索“党建+精准扶贫”,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努力实现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

  把情融入群众中 凝心聚力摘“穷帽”

  作为扶贫户的帮扶人,“私人订制”扶贫方案;作为吉阳区的“领头雁”,将办公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将扶贫户的冷暖挂在心间。在扶贫的那段日子里,吉阳区委书记陈跃到罗蓬村开展调研30余次,足迹遍布了罗蓬村13个村小组。一次一次向下跑的调研,一件又一件“接地气”的实事、好事,他用脚步丈量扶贫工作,用真情与村民架起连心桥。

  吉阳区主要领导身体力行精准扶贫,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脱贫攻坚,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落实党政一把手双组长制,将吉阳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打造成跨部门、主流化的核心枢纽,凝聚各单位力量,强化区扶贫办协调职能,解决了多部门碎片化扶贫模式,重点创新构建了“双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对流(交互联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确保指挥有序、服务高效、基层有力,实现上下联动、左右联动。

  对于推行“党员干部+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模式,吉阳区副区长蔡曜泽说,吉阳区加强基层党建,做好组织保障,促进职责到人,实现一对一帮扶,干(党)群互动。

  吉阳区积极探索出“党建+扶贫”新机制,以实现“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近日,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教室里座无虚席,有的村民带着孩子来听课,他们或伏案做笔记,或聚精会神听讲,这是罗蓬村开展扶贫夜校的一幕。不仅开展扶贫夜校,吉阳区还尝试通过保险兜底,让贫困户吃上“定心丸”,联合三亚市金融办为罗蓬村的贫困户发放扶贫保险单。送智又送技,吉阳区党员干部以及农技员还为村民的槟榔、芒果、冬季瓜菜生产加大技术培训。

  探索“党建+企业帮扶”模式,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三亚亚龙湾开发公司帮扶贫困户蓝德新二儿子蓝志忠到亚龙湾公主郡物业公司上班,帮扶贫困户蓝德冲建成26平方米的厨房;绿地集团三亚置业有限公司精准帮助贫困户吉亚龙建厨房、建鸡舍、送鸡饲料,发展养鸡业……目前,已有9家企业与村里的14户贫困户结对,落实爱心资金帮助贫困户解决住房、看病、就业困难,以及帮助解决家庭生活用品等。

  拓宽致富新路子

  拔掉“穷根”奔富路

  摘“穷帽”后,如何拔“穷根”?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上项目都不能一窝蜂。得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陈跃一直思索,如何增强扶贫户的造血功能?罗蓬的产业着力点在哪?

  黑山羊养殖项目“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不仅助农脱贫,还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吉阳区想方设法继续壮大黑山羊养殖项目。2017年5月,为巩固73户建档立卡户的脱贫成果,吉阳区协调购买黑山羊托管在三亚惠农东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扶贫的巩固提升户给予分红。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获得首次分红4.14万元,人均获得分红达900元。而4.14万元分红仅占村民加入合作社分红总额的30%,接下来的分红将分两次陆续发放完毕。”第一次领到分红的罗蓬村贫困户陈定良喜出望外。从土地到饲料,三亚惠农东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地钻研、创新、突破,旨在真正通过技术扶贫,提升贫困户和村民造血能力。

  “党建+合作社”模式,让精准扶贫的政策由大水漫灌的普惠性政策向精准滴灌的专项政策转化,精准扶贫资源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方向转变,增强协同攻坚能力。经过不停摸索,罗蓬黑山羊养殖产业风生水起,小有名气。吉阳区又酝酿替罗蓬村民发展山鸡养殖产业。陈跃说,养鸡成本较小,技术要求不高,利于操作,罗蓬村可以发展畜禽养殖项目。

  “罗蓬村还可以发展冬季瓜菜种植项目,增加收入。”陈跃说。为了让扶贫户以及村民看到冬季瓜菜种植的前景,陈跃专门组织人员,按照农户自愿参与的原则,派专员进村入户进行生产情况全面调查,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制作成表,对87户建档立卡户提供地膜、复合肥、农药等生产物资,扶持种植豆角、线椒174亩。

  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发展空间。如今,罗蓬的产业结构逐渐壮大,扶贫户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多。

  此外,吉阳区探索将精准脱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无缝对接,可谓又一次“创举”。

  罗蓬村的生态条件优越、自然风光迷人,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经过与规划设计单位沟通,多次向市领导汇报,开发罗蓬乡村旅游的思路“破茧而出”。陈跃说,不仅要将罗蓬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还要将中廖村、大茅村、罗蓬村、红花村等美丽乡村串联成为“乡村旅游带”,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带”有利于推进美丽乡村点线面全域建设,带动周边村民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如今,罗蓬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得知村民没有自来水可饮用,陈跃现场办公,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村民饮用水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喝上放心水。目前罗蓬村给水管网已经基本竣工。罗蓬村路灯线管埋设、河道清理、外立面改造、庭院铺装、鱼塘农家乐栈道测绘等各项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脱贫攻坚之路,任重而道远。产业发展之路,多元而又充满挑战。陈跃说,打造美丽乡村,罗蓬村底子好、机遇多,但关键还要沉得下、看得远,要久久为功。相信不久后,罗蓬村将会展露新颜,以村富民美的姿态款款向我们走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时政
   第03版:新闻·动态
   第04版:新闻·动态
   第05版:新闻·视觉
   第06版:新闻·时评
   第07版:新闻·国内
   第08版:新闻·国际
   第09版:新闻·体育
   第10版:新闻·文娱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网事网闻
服务发展大局 提供司法保障
创新产业脱贫新路子带领群众奔富路
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潜力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
克服“等”“盼”思想 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榆亚路新增污水管道让污水不外溢
探讨三亚健康旅游服务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