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似莲非莲 印度荇菜
别名水荷叶,龙胆科莕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圆柱形,多分枝,密生褐色斑点,节下生根。性强健,耐寒又耐热,喜静水,适应性很强。产中国绝大多数省区,世界多地有分布。 作药用时可治发汗透疹;利尿通淋;清热解毒。
  文/图 豆豆

  每当人们行走在池塘边,看到一种心形的叶片,总把睡莲混为一谈,可每当其开出白色精致的小花,人们又开始疑惑自己的判断,似莲非莲。其实这是荇菜属大家族中的一员——印度荇菜,因叶多为心型,酷似睡莲,花瓣纯白,喉部金黄,故又美其名曰金银莲花。

  第一次见到荇菜,是一个清丽的上午。纳闷为什么睡莲的叶子不长睡莲,反而开小白花,感觉有些奇怪。之后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读到关于荇菜的文章,才恍然大悟。 那首著名的《诗经》开篇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令人无限遐想。荇菜因为沾了窈窕淑女的光,变得高贵神秘起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4点左右的时光,我想认真地拍拍它们的别致的花,于是又去了公园。原来铺满大半个池塘的小白花却一朵都没了。看见一些叶子被虫吃了,还以为是虫吃光了所有的花儿。后来才知道,这种花只开上午。荇菜被太阳一晒,为保护花蕊不被灼伤,会蜷曲收缩闭上。这个荇菜作为爱情的象征,说明你想追求爱情要早起。

  后来,为了证明书上所说是正确的,我又第三次去了公园。果然一大片密生着流苏状长柔毛的白花,素雅静谧地开着,仿佛浪漫的水中精灵在迎风舞蹈,宛如池塘里无数颗灵巧而清澈的心。

  出没在《诗经》里的植物,是幸福的,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动听的芳名。普普通通的水荷叶,有了个雅致的名字:荇菜,从口中吐出这两个字,有一种别样的缠绵。

  荇菜有许多种类。据资料显示,诗经里的荇菜开的是黄花。而我眼前的是在我国有广泛分布的印度荇菜。印度荇菜,百度百科说是睡菜科荇菜属,维基百科和互动百科说是龙胆科荇菜属,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说是睡菜科荇菜属 。觉得很不统一。还好学名都是Nymphoides indica,别名金银莲花、白花荇菜、白花莕菜、水荷叶、印度莕菜等。荇菜在诗经一首诗里反复出现,一唱三叹,频率比那“雎鸠”要高上几倍,可以与“淑女”等量齐观。读这首诗,女子采摘荇菜的场面历历如在眼前。绿绿的荇菜在水里参差摇摆,女子白皙柔软的小手温柔采摘,男子的一颗心也荡漾难抑,诗中再三而现的荇菜,就是象征着爱情可以触摸的美丽。女子采摘荇菜干什么?据说,周代初期,祭祀祖宗神灵要用荇菜羹,取其高洁之意,女子采荇,就是在为敬神作材料上的准备。

  荇菜还可以让人想起徐志摩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苏恭说“荇菜生水中,叶如青而茎涩,根甚长,江南人多食之。”陈继儒的《岩栖幽事》里有记载:“吾乡荇菜,烂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郡志不载,遂为渔人野夫所食,此见于《农田余话》。俟秋明水清时,载菊泛泖,脍鲈涛橙,并试前法,同与莼丝荐酒。”陈继儒是上海松江人,生于明代,号眉公,有《陈眉公集》传世,“春水渐宽,青青者芹,君且留此,弹余素琴。”的好句子就是出自他手。从他上面的这段记述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荇菜可吃,而且味道不错,至少生活在明代的上海人经常以此为食。

  印度荇菜是公园常见的水生花卉,叶似睡莲,椭圆形至心形,革质光滑,青绿色,漂浮于水面。每到7月左右,在其宽大的碧叶下就会一朵朵簇生许多白色的小花挺出水面,花冠白色,边缘流苏状,基部为黄色五角星形,常会铺满湖面,如同绿底白花的毛绒毯,朵朵小花星星点点,微风拂过,随风荡漾,摇曳生姿,带给人一种花欲静而风不止,景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印度荇菜也是花柱异型的代表,常会看到它长长的花柱伸出花筒,高于花药,那就是长柱花,另一种花柱位于花筒中,低于花药就是短柱花。另外印度荇菜花期很长,可以一直开到10月下旬,除了被人们引种回来栽培外,还广泛分布于世界的热带至温带,在中国的东北、华东、华南以及华中等很多城市都可以觅得它的踪迹。

  印度荇菜常生长在池塘、浅水湖、积水草坝这种平稳的水体中,在海拔50-1530米都有发现。在野外,它不仅可以进行异型花(长柱花和短柱花)间的有性繁殖,还可以通过根茎或匍匐茎进行克隆繁殖,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如果你把它移栽到家中,只需在它的生长期,从茎上截取一段,埋在土里,在浅水中放置2周,就可以生根,不久就会长出小芽,平时只要保持充足阳光和水,就可以茁壮成长。当然也要防止蚜虫、水蜗牛等来啃食叶片。

  另外,印度荇菜和荇菜一样,可以成为牲畜和鱼的纯天然食料,也可以拿叶片切碎做羹,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但需要注意的是,印度荇菜具有很强的富集重金属如Hg2+等的能力,如果生长在这样的水体中,千万不要食用。不仅如此,2004年雷泽湘等在研究太湖沉水和浮叶植被及其水环境效应时发现,印度荇菜在太湖夏秋季生长旺盛,成为分布面积最大的浮叶植物群落。此外,其在减缓风浪、固持底泥,保持小颗粒底质的稳定性,增加碎屑的沉积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还能够显著降低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并很好的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第65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特别报道
   第04版:时政要闻
   第05版:城市读本
   第06版:人文
   第07版:地理
   第08版:品藏
   第09版:杂谈
   第10版:情感
   第11版:风物
   第12版:影音
似莲非莲 印度荇菜
热带经济宝树:海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