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黄世烽 黄钰翔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奋楫笃行。
推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18件;帮助企业梳理反馈、协调解决难题79个;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专项督查40余次,及时梳理企业诉求,以协商促落实,积极化解项目推进中的难题17个……
翻开2023年的政协履职日历,开拓创新、务实奋进,成为三亚市政协工作最美的底色。数字无言,彰显的是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展现的是三亚市政协以高质量履职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担当。
过去一年,在中共三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赓续人民政协光荣传统,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守初心担使命,充分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以高质量协商助力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三亚市政协2023年精彩的履职答卷。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更加有力
市政协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贯穿始终,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和集中研讨,坚决做到学习内容全覆盖、学习对象全覆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海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三亚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各项工作重要部署,构建以党组学习为引领,常委会会议集体学、理论培训研讨学、读书活动交流学、委员履职专项学、数字平台线上学、市区政协联动学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学习体系。
组织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学习共38次,组织全市政协系统专题学习3次。政协党组成员、机关党组成员、机关各党支部书记深入基层讲党课、开展理论宣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扎实推动全市政协系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三亚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主动担当彰显作为,助推三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准则,坚持胸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所向”,主动融入大局,努力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添动力、增合力。
聚力稳经济促发展议政建言。紧扣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当好转型发展示范,研究制定19项年度协商议题,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专题协商、重点提案办理协商等,监督性视察调研活动130余次,为助推三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集政协之力、委员之智、专家之能,开展“在三亚建设深海文化与科技博物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为更好保护、研究、利用深海文化遗产献计出力,协商成果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的高度肯定和重要批示,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推动落实。围绕“南繁保护区土地流转”“旅游行业提质升级”等议题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以高质量履职助力三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转3版▶ ◀上接1版
八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立案201件,办复率100%。《关于三亚全面推行午餐午休公共服务,解决学生“午饭午觉难”问题》等一批优质提案,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采纳,转化为相关部门推进工作的硬招实招。同时,开展“直通车”式民意监督,共收到反映群众关切热点的社情民意信息221篇,报送市委、市政府30篇,报送省政协22篇,通过省政协报全国政协1篇,省政协采用数量排名居全省第一。其中,《关于规范锦绣龙虾市场,提升我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水平的建议》获省委书记冯飞批示;有5篇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批示,并对《大东海景区改造22个月仍是半拉子》这篇社情民意中提出的问题亲自暗访,现场督办。
搭平台、促履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积极探索实践,建机制、搭平台、促履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广度。制定出台《政协三亚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市政协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主席会议成员指导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专委会联系界别制度、界别召集人制度,有机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链条。
此外,在原有22个工作站的基础上优化整合,谋划建设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40个,涵盖31个界别,实现政协委员进站履职全覆盖。由主席会议成员按界别对各工作站分管指导,专委会按界别联系委员、指导委员、服务委员。工作站覆盖自贸港重点园区、美丽乡村、基层社区、科研机构、琼港经济示范区,落实界别群众在哪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点就落地在哪里,推动委员“沉下去”,履职“活起来”。
去年以来,通过工作站提交提案6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6篇,生动展现了政协委员突出界别特色,察民情、解民忧,真诚帮扶界别群众的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