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崖州区雅安村——
补环境卫生短板 小黎村化茧成蝶
环境优雅的雅安村一隅 见习记者 张慧膑 摄
  见习记者 张慧膑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行,绿水人家绕。”当春天的一缕阳光普照大地时,坐落在崖州区东南部的雅安村,仿若一朵盛开在崖州大地上的白莲花,散发着清新脱俗的气息,这座仅有1358人的小黎村,正忙着梳妆打扮,整理容貌,并于2018年3月,荣登“海南省级卫生村”榜。

  村庄旧貌换新颜

  穿过农田阡陌,高高伫立的“雅安村”牌匾就映入眼帘,继续沿着2米多宽的水泥道前进,道路两侧鲜花盛开,绿植随风摇摆,一阵琅琅读书声传来,村头的雅安小学承载着全村人的梦想与希望,如旭日东升。放眼望去,一座座黄色墙体的小屋错落有致,墙体上,独具民族特色元素的图案,与周围的花草交相辉映,四通八达的村中小路,联通村民的心。一户户农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椰子树列队迎客。干净整洁的道路与屋外围墙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美好,这是三亚日报记者最直观的感受。

  眼前的这座小黎村,原本不是这般模样,也不属于这里。在此之前,村民们住的是茅草屋,见不到水泥路,也没有电灯,夜里靠着点煤油灯照亮。2005年,随着大隆水库的建设,雅安村从育才镇雅安亮村委会搬迁至此。“当时,一共搬迁下来三个村民小组和一个自然村,共229户1087人。”村委会主任洪德文说,雅安村取名还有特别的意义,“雅”为雅安亮村委会的雅,寓意着不忘记还是雅亮村的,“安”则寓意着安居乐业。

  徜徉雅安村,槟榔树下的小花开得正艳,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摇身变成水泥道,原本呆板的外围墙,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画面,又注入了现代小资生活的元素,成为独特的风景。

  “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却是遍地垃圾,池塘水臭味扑鼻。”回忆起几年前的村子里面貌,洪德文直皱眉头。“满地是鲜红的槟榔汁、塑料袋漫天飞舞、肆意排放的生活污水……”过去脏、乱、差的黎族村落让人难以和眼下的画面联想到一起。

  臭水池塘变公园

  将黎族船形屋从山里搬至平坦的农场内部,村民告别了黄土茅草屋,住进了干净宽敞的小平房,日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好。但是,洪德文发现,村民屋内干净整洁,屋外却成小型的垃圾场,村民自扫门前雪,公共区域的垃圾视而不见,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村子里唯一的池塘里。“一到夏天,池塘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臭味。”

  “说了很多次,村民还是无动于衷,甚至说我们多管闲事。”谈及往昔,洪德文略感心酸。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一条条水泥路,代替了村中的土路,道路两旁也开始种起了三角梅,绿化也逐渐完善,一家一户也都配有垃圾桶,每个路口都放置中型的垃圾桶,村庄的容貌开始有了变化。

  “每周,我们都要组织村里的干部去进行大扫除,清洁路面,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从村干部做起,村民们后来也一一加入到了清洁的队伍中,村民的卫生观念有了改善,这令洪德文欣喜不已。

  过去,从池塘处走到尽头,村民有垃圾就往河里丢,生活的污水也全都排进池塘里,池塘成了触目惊心的垃圾堆。“没有植物,更没有鱼,成为一潭死水。”洪德文说。区委区政府在村里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强村庄生态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还在池塘边上修起了木栈道和休闲亭,每每农忙过后,村民总会在栈道上散步或垂钓,一片惬意。

  “以前路上都是泥巴、牛粪,每到下雨天水泥路一片泥泞,很难走,现在变得干干净净看得很舒服。”村民黄兰花回忆起刚搬到这里时的场景,一到下雨天,泥土路变成了泥潭,寸步难行。

  村民变身保洁员

  2016年,三亚开展了16个示范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5.6亿元。其中包括雅安村在内的11个行政村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基本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企转运”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村庄水系水体得到有效保护和美化,基本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格局。同年,雅安村还雇用了保洁员,每天打扫公共区域,村两委一周召开一次例会,不定时巡查,村里的卫生环境慢慢变得干净起来。并配备了垃圾桶垃圾箱等多功能垃圾车,逐步建立起环境卫生保洁机制。而谈及雇请保洁员,洪德文直言难。

  “一开始在村里找保洁员的时候,因为工资低没有人干,但为了让村庄变得干净整洁,村干部们费了很大的心思做思想工作。”后来,在干部费尽一番苦心之后,不少村民觉得,“不用出去挣钱,能兼顾家里的活,还能让村庄变得干净。”纷纷报名。但对保洁员的要求,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要把村庄的道路当作家里一样来收拾。

  “负责保洁区域内道路、房前屋后,沟渠白色垃圾的收拾和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入桶……”对于保洁员职责,做了三年村庄保洁员的张丽英早已烂熟于心。从一开始的拒绝到现在的兢兢业业,张丽英直言,村庄环境卫生改变带来的好处。起初当保洁员的时候,很多村民都嘲笑她,放着正事不干,满村扫地,甚至有很多人也不愿意配合她,直接把垃圾往地上丢。“现在,他们都已经逐渐意识到环境卫生的干净,给大家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都会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进行归类。”

  现在,村里已经雇请了17个村民做保洁员,分工协作,责任分明,不放过角落里的任何一处垃圾。同时,还设立了联防队,全天巡逻,维护村子的治安。新建的篮球场也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球场上聚集了男女老少,一起聊天,分享当天的趣事。

  环境改善人人受益

  “我们要主动参与,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池塘边上,村民公约的牌子格外醒目,雅安村民们都能感受到环境卫生改善带来的舒适感。身患残疾的黎族阿婆高亚欠,虽然看不懂匾牌上的文字,但是看到大家都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也坚持拖着瘦弱的身躯,把垃圾放到家门口的垃圾箱。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路上很脏也没有人管,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每天都会有人打扫,村庄很干净,每次回村里都觉得很舒服。”常年在外的村民黄先生谈及这几年的变化,心里充满了欣慰。

  “每天早上七点半至下午六点,我们都对村子环境卫生进行打扫。”保洁员李燕说,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村里的陈年垃圾被清空了,村民的态度也从漠不关心变成了主动爱护环境卫生。

  “现在,村里的道路上几乎都看不见垃圾了,平时带着孩子在村里兜兜风,感觉很舒服。”村民李先生坦言,过去他只顾着将自己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如今邻居的卫生他也主动帮忙。

  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汽车尾气,有的只是淳朴民风、小桥流水和万紫千红。经过多年的整治,雅安村的村民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改观,村庄也由原来的脏乱差华丽转身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卫生村,时不时地会有游客到村里游玩。走在长长的木栈道上,清风吹拂,水面泛起层层波纹,鱼儿在跳跃,水中花盛开,一排排参差不齐的水草在荷塘边摇曳,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村里环境好了,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很多时候都有游客进来玩耍。”洪德文说,环境好了,村民每个人都受益,未来将考虑打造黎村民宿。而关于未来,雅安村还有很长的路,在这一场华丽蜕变之后,正以“省级卫生村”为崭新起点,阔步向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鹿回头
   第08版:文体
补环境卫生短板 小黎村化茧成蝶
让基层党建 活起来 实起来 强起来
动真碰硬“评” 客观公正“考”
探索异地养老新思路 发挥“候鸟”余热
鲜花争艳
为旅客营造干净舒适乘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