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潜心在珊瑚研究、修复和培育领域不断耕耘——
“珊瑚爸爸”陈宏的执着坚守
陈宏(右)与助手将珊瑚苗固定在苗床上。本报记者 苏隐墨 摄
  本报记者 苏隐墨

  潜心研究珊瑚30年, 水下作业时长达上千小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对于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宏来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是挂在嘴上的空话,而是必须承担的本职工作。现年52岁的陈宏,已经在珊瑚研究、修复和培育领域潜心耕耘了30年,水下作业时长达上千小时。从2013年开始,陈宏在位于永乐环礁的鸭公岛、全富岛、银屿开始了对珊瑚及珊瑚礁物种繁殖与移植,至今已种植了鹿角珊瑚、软珊瑚、苍珊瑚等30多种珊瑚,20多个珊瑚伴生物种,其中1万多株成活。

  近日,三亚日报记者在三亚凤凰岛简陋狭小的珊瑚实验点,看到“珊瑚爸爸”陈宏和他的团队正在投放珊瑚苗入海。“第178号珊瑚苗床,培植珊瑚幼苗200株。”陈宏在浮球上做好标记,与助手一起将珊瑚苗床送入三亚凤凰岛海域。

  “记录好这一组的日期、编号,下次潜水时进行观察。”陈宏一一嘱咐新来的助手符鲁志,珊瑚幼苗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水温高了不行,过低也不行,太清澈影响成长,太浑浊导致死亡,所以珊瑚幼苗下水后,要时常潜水观察、记录。”

  珊瑚抢救、修复以及人工繁育与移植是陈宏的强项。

  “2011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当天,我们在三亚凤凰岛海域投放了人工珊瑚礁体及一批珊瑚苗,此后继续投放和培育珊瑚苗,前年投放2000株,去年投入4万株,今年投入10万株,至今在凤凰岛海域培育珊瑚近15万株,最大的人工培育的珊瑚直径已经达到70厘米以上。”“珊瑚爸爸”陈宏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

  至少掌握10种

  不同环境下的珊瑚移植技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对于陈宏来说,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对于珊瑚礁的研究、修复和保护也在不断深入中。为此,陈宏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珊瑚礁的生态修复一直是国内外热带海洋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利用珊瑚苗床培育珊瑚幼苗,是陈宏及团队掌握的众多珊瑚培育技术中的一种。

  “因为珊瑚礁对温度比较敏感,潟湖外珊瑚礁比较好,潟湖内由于温度较高,水流较差,珊瑚长得一般。”培育好的珊瑚会被陈宏精心设计出一个“安全屋”。“不同环境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有的在死亡的珊瑚上面嫁接,有的设计人工支架。”

  珊瑚培育从研究成果转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珊瑚幼苗成活率是其中绕不开的话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珊瑚幼苗的存活率,每年3月-5月的珊瑚产卵期,陈宏会远赴三沙海域,将海域中的珊瑚受精卵带到岸上来,进行人工孵化。再通过对珊瑚苗种进行监控检测,从而选育健康的珊瑚苗种。

  通过这一方法培育的珊瑚成活率平均为70%,最高的一批已达到了99%。这个数字让陈宏倍感欣慰,“种植时仅六七厘米的珊瑚,现在最长的已经超过20厘米。”

  陈宏说,现在他的团队已能通过单水螅体无性繁殖的方式,移植硬珊瑚的所有品种,可有效地解决珊瑚无性繁殖难以经受台风考验等难题,“现在我们已经至少掌握了10种不同环境下的珊瑚移植技术。目前来看,珊瑚的成活率很高。”

  建设“珊瑚花园”

  形成自然海底景观

  陈宏有一个梦想:利用自然修复加人工辅助的方法,在1000平方米的南海海域内,建设一个“珊瑚花园”。所谓“珊瑚花园”就是在示范区内通过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构建,促进各种贝类、鱼类、藻类等共同生长,形成全新的生态景观。

  “拥有一片美丽的珊瑚礁,对于提升当地的旅游形象大有裨益。”陈宏通过研究发现,在三沙和海南岛本岛海域,完全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技术,重建一处崭新的、美丽的、充满活力的珊瑚礁,“不仅能满足高端旅游需求,还能带动渔民转产转业,实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我还有一个‘百万珊瑚行动’计划,通过珊瑚花园带动全民参与,最终促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深入保护。”陈宏说。

  携手团队建立中国最大的

  珊瑚培育和繁殖基地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此,陈宏认为,作为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广阔的省份,海南在实施海洋强国梦、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理应抢抓机遇,勇扛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新思维、新办法、新路子推进珊瑚研究、修复和培育取得新发展,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和推动珊瑚礁生态保护工作,实现“百万珊瑚计划”,为新时代美好新海南的建设扛起三亚担当。

  据介绍,陈宏和他的团队一直承担或参与国家、地方和国际组织的以珊瑚礁为主的海洋生态科研工作,2013年起该研究所承担十二五、十三五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珊瑚方面的科研项目,除了在西沙开展珊瑚生态修复的研究外,在三亚凤凰岛也设立了珊瑚科研试验点。

  在三亚崖州区海域、凤凰岛海域、西沙永乐环礁、陵水等海域,陈宏和他的团队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珊瑚培育和繁殖基地,并取得国内外领先的成果:首次在野外开展珊瑚藻的生态修复实验,实验证明,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海洋酸化的大背景下,枝壳藻能生长并黏结珊瑚碎屑成微型珊瑚礁,为珊瑚礁的生态修复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填补了国际珊瑚礁研究的一个空白;首次发现货贝与软珊瑚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货贝能清除软珊瑚体表的有害微藻,软珊瑚为货贝提供生存空间。这是珊瑚除了虫黄藻之外的另一种共生关系,为国内首次发现;首次发现珊瑚礁食物链中,食物链顶层的物种数量不可过多,否则引起藻类等大量增殖,造成珊瑚礁生态灾难。这些顶层的物种有鲨鱼、石斑鱼、海胆、石头鱼、裸胸鳝等等,研究认为需要增殖藻类的克星藻食性鱼类、贝类、海胆等,才能使珊瑚礁生态更健康,该发现为我国珊瑚礁保护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在西沙发现一种属于枝壳藻属的珊瑚藻新物种,暂定名“热海珊瑚藻”,属国际上首次发现的珊瑚藻新物种。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聚焦
   第06版:时事
   第07版:鹿回头
   第08版:文体
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抓好党建促发展
“珊瑚爸爸”陈宏的执着坚守
凤凰国际机场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演讲比赛
解放路全线立面改造工程 预计3月全面完成
在三亚有家的感觉
预计春节前部分路段可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