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南繁科研基地在三亚揭牌

  本报讯(记者 王昊)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南繁科研基地(以下简称“南繁科研基地”)在三亚市崖州区揭牌。据悉,该基地将建成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及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基地、种质资源鉴定基地、种子扩繁基地、基础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区内外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基地,为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种源种质基础与关键技术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孙国权表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完善南繁科研基地建设”的要求,在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23年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南繁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南繁育种是我国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南繁科研基地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项投资建设,科研用地达420亩。该基地立足内蒙古自治区种业发展需求,全面开展玉米、大豆、向日葵等主要作物和部分区域特色农作物以及蔬菜等品种加代选育、种质资源鉴定、种子扩繁、种子质量鉴定、品种测试等工作,努力打造集科研、生产、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规模化、高水平农业育种科技创新平台,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种源支撑。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两年的建设,南繁科研基地的实验用地、农机库、科研人员生活区等已具备基本的南繁科研功能。在三亚从事育种工作20多年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刘志雄激动地说:“看到南繁科研基地揭牌,就像看到了家一样,没有了后顾之忧,会全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未来3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将进一步优化土地、配套设施设备等,把南繁科研基地建成自治区级种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基地、种业科技合作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三亚·时政
   第03版:三亚·综合
   第04版:中国·国际
为三亚当好自贸港建设标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为三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检察贡献
白鹭公园党群服务中心(青廉学堂)揭牌启用
三亚河口片区“双中心”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南繁科研基地在三亚揭牌
三亚湾畔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