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俊宇
读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孤寂的江枫,不眠的渔火,托举不住冻僵的乌啼。
那同时映照着故乡庭院梧桐的弦月,此刻,竟也悄然隐去。惟余下苍白的秋霜,爬满不阖的睫毛。
枕着涛声,细数着夜的叹息。舷外,尽是羁旅的风雨,在流荡……
谁在千年的岸边,捡拾忧伤的涛声,捡拾情感的碎片?
那一声声夜半疏钟,时重时轻,回响着哪一段历史的足音,述说着哪一种遥远的禅意? 引领众多的后人,踏过岁月的落叶,去寻觅一座古刹,寻觅一种难以言传的心绪……
读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听到你叩动竹篱柴门的声响。
看到你瓜棚下,面对场圃与农家把盏,斟满稻菽桑麻的话题……
早早地,向着承负炎日与风雨的背脊和汗味的泥土,你让视线弯下腰去,使后来的许多笔,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短短的四句,走过长长的岁月。成为每个家庭饭桌上的启蒙读物。
一声声朗朗的童音,让谷穗的忧愁与快乐,点燃我们血管里激情的火焰……
读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条小路,泥泞在芦苇丛中,让乌骓马的嘶鸣和江东子弟的呐喊,迷失在历史深处…… 一柄长剑,拒绝过江的渡船和穷追的旌旆,用染血的铿锵,为绝句押着韵脚。
竹帘卷起。她,眺望北方,久久,久久……
此时,她不再看到宠柳娇花、绿肥红瘦。
眼前惟有烽烟滚滚,胡马踏碎叟妪的悲泣童稚的呼叫……
她是否在想,此诗不应写在薄笺上,而该题上猎猎作响的战旗?
读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世态炎凉。轩外桃花却照样开得热烈,笑得响亮。
把盏一碰,季节就更深了。
想想白日里,离别的话,一遍又一遍挽留夕照的余光。
而此刻,舟缆仍解不开离情,踏歌声渐行渐近,直楔入心怀……
人生知己难觅。纵使以潭为杯,这酒,仍觉得少。
此一别,去去烟波千里,暮霭沉沉……向谁问:何日才能跋涉过沧桑与坎坷,再重相聚? 欸乃一声暮色浓……
看桃红漾动深潭,洇成片,化不开。是情的浊泪,还是心在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