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陈冠铭
南繁不可替代

  本报记者 刘盈盈

  数据说话

  2019至2020年,南繁机构登记数量为688家,其中科研单位218 家、高校18家、企业452家;南繁科技人员数量达12383人;南繁科研育种组合材料登记数量359.1万份。

  “南繁基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最开放的、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研区,被誉为‘中国农业科学城’‘种业科技硅谷’‘国家良种良苗的摇篮’‘中国饭碗的底部支撑’ 。”在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陈冠铭分享了题为《南繁硅谷产业发展培育与双创平台的创建运营》的主题报告。

  报告透露,2019至2020年,南繁机构登记数量为688家,其中科研单位218 家、高校18家、企业452家;南繁科技人员数量达12383人;南繁科研育种组合材料登记数量359.1万份。

  为什么选择在海南发展南繁产业?陈冠铭说:“海南南繁具有不可替代性。”

  从气候条件分析: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冬春季节的育制种仅能在海南进行,具有排他性的优势;在科学育种方面:南繁可加速种质扩增、种质改良、种质创新以及品种选育工作。早期南繁不仅能实现种质资源共享协作利用,还能加快品种适应性选择和改良;此外海南还占据了区位优势:南繁服务全国,其他区域无法比拟。同时海南的气候条件类似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热带地区,南繁品种资源优势可保证中国优良品种向这些区域无缝转移;从粮种安全层面看:南繁已成为国家种子调剂、备荒、应急、缺口生产关键基地,为各地农业抵御洪涝、干旱、冰雪等自然灾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冠铭说,南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关系到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安全性、稳定性的核心经济与政治利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第03版:三亚·综合
   第04版:三亚·综合
   第05版:生活周刊
   第06版:中国新闻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文体新闻
六位专家共话“崖州湾种业知识产权特区”
海南地方畜禽资源可开发利用
海南南繁产业迈进新时代
南繁不可替代
图片新闻
自贸港时代海南农业需重新定义
国家规划为南繁种业发展带来利好
三亚“鱼”与旅游能兼得
海南可出台专门办法保护管理植物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