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候鸟老人在三亚的多彩生活
非洲鼓合奏
广场一角,悠然自得的萨克斯演奏者。
  每年10月过后,国内大部分城市天气逐渐转冷,而位于北纬18度的三亚依旧温暖如春。这里空气质量好,年平均气温25℃,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也是中国的长寿之乡。在三亚过冬,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气管炎或风湿病的老年人感到病情有明显的缓解。因此,三亚优越的气候吸引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北方“飞”来,待到故乡雪融化、春暖花开时再“飞”回去。他们像候鸟一样“迁徙”,三亚成了他们的“栖息地”。他们就是来三亚过冬的老人,被大家称为“候鸟”。

  “候鸟”老人常年两地“迁徙”,他们都对三亚这座城市充满感情,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他们在享受三亚的阳光、空气、碧海蓝天的同时,也积极发挥自身余热,努力地让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A

  他们打起鼓跳起舞,精神更显矍铄

  与不少城市冬季的万籁寂静不同,三亚湾的冬季显得热闹非凡。每年一过10月,各地老人从省外逐渐聚拢过来,像大雁南飞,暂留于此。从三亚湾海月广场往东西延伸,是一条长长的海滨长廊,除了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以及深夜外,其余时间这里是人山人海。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广场舞“大集市”:伦巴、恰恰、拉丁、西藏舞、新疆舞、快三快四、迪斯科等一应俱全,在各种音乐的伴奏下,许多老人翩翩起舞。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乐队聚集于此,各种乐器应有尽有,笛子、二胡、手风琴,腰鼓、小号、萨克斯,吹拉弹唱一样都不少,好不热闹。

  刚刚与舞伴跳了一曲“吉特巴”后,赵大爷向三亚日报记者介绍,他来自辽宁沈阳,因为对三亚情有独钟,今年已经是他连续第5年来三亚过冬了,直到第二年4月份左右,他才会离开鹿城。

  “三亚的空气好,海边的风景也好,随处都是绿色,海边就像一个大公园,在这样的地方跳舞真是一种享受。”赵大爷说。

  在广场教舞蹈的朱阿姨,她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舞伴。“她总是特别精神,每次在广场总能见到她,她永远都是化过妆、喷过香水、身着专业的行头来的。”和朱阿姨一起跳过舞的一位老人向三亚日报记者介绍。

  朱阿姨则说,她也不是永远都活力四射。她患有风湿病,在湖南老家,一到冬天就痛得站都站不稳。后来朋友告诉她,三亚的气候对她的病恢复特别有利,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三亚住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她关节炎的老毛病竟然没有再犯过。于是此后连续7年,一入冬她就乘飞机到三亚,每天在海边和大家一起跳舞。

  通过跳舞,大家都结识了不少朋友。她说:“跳舞不但对自己身体好,而且也是社交的一个好方式。我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在哪儿都要有个圈子。在这里只有舞种的不同,没有地域之分。不论来自哪里,只要愿意加入一支舞蹈团队,就能跟大家翩翩起舞。”

  B

  他们真心热爱这座城,真诚融入这座城

  67岁的杨援朝来自黑龙江哈尔滨,今年冬天他来三亚之前,先跟三亚的房东洪良礼打了一个电话。洪良礼告诉他,他原来租住的房子已经空出来了,给他留着呢!房租还是去年的价格,一分钱都没有涨。今年11月份,杨援朝带着老伴儿来到三亚后,还继续租住洪良礼的房子,还特意给洪良礼带来了家乡的特产——哈尔滨红肠。

  洪良礼说:“这已经是第3年跟杨援朝打交道了,觉得这个人诚实可靠,愿意把房子继续租给他。他们对待我的房子很珍惜,每年退租之前,都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损坏物件后也会主动提出赔偿。把房子交给他我放心,别人就是加钱租我的房子我也不干。”

  很多候鸟老人来到三亚的第一时间就是,赶紧跟三亚的朋友打电话,约他们出来喝茶团聚。59岁的王淑敏提到自己的三亚朋友满是感激之情。去年冬天,王淑敏和老伴从黑龙江哈尔滨来到三亚,他们在胜利路望海花园小区租住了一套房子。他们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本想着来三亚过冬调理身子。可刚住下没多久,王淑敏却突发急性脑梗住进了医院,无奈一天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们实在吃不消,只好在3天后选择回家疗养。

  “突发脑梗后,王淑敏积痰甚多,每天都需要靠吸痰器吸痰,可有一天小区突然停电让她一下子慌了神。没有电就没法使用吸痰器,老人被痰堵住喉咙后,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听闻老人的病情后,望海花园小区负责人陈运忠连忙托人找来一台发电机,为老人牵起一条爱心供电专线。令王淑敏和老伴更加没想到的是,一场捐款活动也正在秘密进行着。因为担心老人病情加重,大家便想着筹款让她尽早住院治疗。于是,该小区保安找来一个纸箱,糊上红纸写上“爱心捐款箱”几个大字,便挨家挨户地发动大家捐款。30元、50元、100元……短短3天时间便募捐到了1万多元。不仅小区业主捐了钱,就连旁边的商铺老板也出了不少力。“我们俩都不认识大家,只是同住在一个小区里,有的人连面都没见过,人家就把我们当家人看待,这份情我们老俩口一辈子也忘不了。”王淑敏的老伴说道。

  一些“候鸟”老人对三亚这座城市充满了热爱。今年12月6日,98岁的南京“候鸟”老人郭阿婆在三亚去世后,其女儿依照郭阿婆生前的心愿,在三亚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陪同下,将郭阿婆的遗体捐献给了海南医学院,成为三亚第11位遗体捐献者。

  C

  他们积极发挥余热,

  乐于参与三亚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三亚‘巩卫’工作永远在路上,需要我们人人参与。每个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文明,爱护环境,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幸福。”今年12月1日,在天涯区朝阳社区活动室里,一位年近八旬的“候鸟”为5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居民和“候鸟”老人宣讲十九大精神。站在台上的这名满头白发的主讲人叫陈洪芝,今年79岁,退休前担任苏州学院外语系主任、副教授。陈洪芝退休后依然积极发挥余热,日前接到天涯区委组织部和区候鸟党支部邀请,成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天涯区“候鸟”人才宣讲团第一期的主讲人。虽已年近八旬,但谈起自身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时,陈洪芝依旧神采奕奕。陈洪芝将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与自身学习心得联系起来,结合天涯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作了解读。他还以“候鸟”的身份就群众如何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和大家交流。

  在三亚,像陈洪芝这样的候鸟高端人才还有很多,他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依旧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参与三亚的城市建设。为了让这些“候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市专门打造了三亚市候鸟人才服务平台,出台了《三亚市加强和改进“候鸟型”人才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并多次召开会议、举办论坛,征询这些候鸟人才对三亚城市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候鸟型”人才在三亚发光发热提供服务和保障。

  在三亚湾的管理服务中心,专门为候鸟志愿者设立“候鸟志愿者服务站”,每天都有4到5名身着“天涯旅游”字样黄色马甲的“候鸟”志愿者,他们尽心尽力地为前来游玩的旅客提供咨询服务,对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进行引导和劝阻,对三亚湾绿道的散落垃圾进行清理。

  “近年来,三亚‘双修’‘创文巩卫’等行动呵护生态成效显著。作为‘候鸟’群体,我们也应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多年来坚持参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天涯区“候鸟”党支部书记罗九如说。

  现在,每天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海月广场的椰梦长廊上,随处可见在叮叮咚咚的音乐声中,跳舞爱好者在欢快地舞动着,各种乐器齐上阵,一派全民健身火热景象。“海月”取自唐人张九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颇为悠远。这些舞动的老人常年在一南一北、一冷一热之间来回穿梭,三亚已然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聚焦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鹿回头
   第08版:文体
候鸟老人在三亚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