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非小伙桑尼:
走过很多城
三亚是最爱
桑尼经常到学校图书馆翻看他感兴趣的中文书。本报记者 周才源 摄
  本报记者 周才源

  见到桑尼之后,来之前对他的“人设”,很快就被颠覆了。

  中午,我们约在校园一家餐厅见面。“您好!”初次见面,这位25岁的南非小伙先跟我们打了声招呼,露出一口标志性的白牙,腼腆又阳光。

  在交谈中,桑尼提起他留学英国,以及来中国后到过沈阳、北京、宜宾、广州等地的经历……一口算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语速略微平缓。聊得兴起,旁人话语加快他也能听懂,宛若身边相识已久的好友。

  “走过那么多城市,我最爱的还是三亚”

  对比所到过的多个城市,桑尼坚定地表达了他对三亚的喜爱。他喜爱三亚骨子里那种悠游恬淡的气质,喜爱这里热情好客的居民,还有优美的生态环境。

  桑尼现就读于三亚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今年大三。他这一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满,整个上午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程,下午要到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实习。

  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就是“学霸”。他的普通话是在中国学的,还曾花了一个星期时间自学吹葫芦丝,在“琼州杯”国际学生汉语与才艺大赛中拿到了一等奖。然而他最得意的是在三亚当家教,教会了一位小男孩用英文对话。

  一人,一单车,一座城。闲暇时,桑尼会在慢行道上自由骑行,或是去寻觅三亚街头巷尾的椰奶清补凉、菠萝海鲜饭。他也会爬上临春岭,远眺鹿城的山和海。

  三亚日报记者好奇地问桑尼,在三亚就没遇到哪些不适的事吗?比如说文化上的差异。他听了直摇头,极力地告诉三亚日报记者他到过三亚哪些地方,遇到哪些好人。这里的人,这里的事,给他的感觉就像回到南非,回到海边的外婆家,那里有他温暖的记忆。

  他随即话锋一转,“记得刚到三亚时,我快被这儿的天气给热坏了,比我老家还热。”看到桑尼那夸张的神态,三亚日报记者会心一笑。

  三年前,桑尼初次来到三亚,抵达时间已经很晚,但学校里的老师热情接待了他,并帮助办理好入学手续。桑尼说,从那刻开始,他就把三亚学院当成了第二个家。

  “这三年,三亚变化真的很大”

  “这三年,三亚变化真的很大。”说出这句话时,桑尼的身子微微前倾,眼睛睁得大大亮亮,双手比划着,他迫不及待地想与我们分享他所看到的。

  以前,在桑尼眼中,三亚也很美丽,但没有现在这般精致。如今,他惊喜地看到,公园变多了、街道变干净整洁了、大街上的“老外”也越来越多了。桑尼见证了三亚内涵式发展的“蝶变”。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亚人,三亚日报记者对他所说的表示很赞同,内心满满的自豪感。三亚真的越来越美,越来越好了!而且三亚正不折不扣地落实十九大精神,将更有自信获得更多“老外”的青睐!

  近年来,三亚“内外兼修”,积极开展“双修”“创文巩卫”,以及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绿的山、清的水、时尚的国际范,在这座城里交融、沉淀。这是三亚日报记者所熟知的,并乐于向桑尼介绍。

  “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地方在施工建设,有些地方隔段时间再去,就能看到有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美。”桑尼的话语中,流露出他对三亚未来的期待。尽管在这之前,他也曾有过抱怨和不解,但后来看到美丽“蝶变”,一切都释然了。

  如今,桑尼已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手机支付,习惯了和他的外国好友到烧烤摊小聚,习惯了本地居民对他的友善和热情。他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正以更包容的心态,欢迎外来的客人。

  桑尼说,他在明珠广场附近租了房子,就像外来务工、“候鸟”旅居的人们一样,很自然地融入本地居民的生活,就像是长大的孩子渴望探索身边的世界,他也想走出象牙塔,在这个繁华地段一天天品读三亚。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
   第03版:时政
   第04版:社会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时事
   第07版:鹿回头
   第08版:文体
讲好“海南故事” 传递“海南声音”
走过很多城 三亚是最爱
结合十九大精神 抓好扶贫攻坚工作
探索最优惠免签和落地签政策推动海南高端旅游发展
天海邮轮与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邮轮年度大奖颁奖典礼在三亚举行
南山安置区等4个前期工作项目力争年内开工